恒春古地名「琅峤」或「琅峤」,指凤山县下林边以南的地区,为排湾族对一种兰科植物的称呼,也是当地原住民的族名。 一直到沈葆桢来了以后,因为此地气候宜人,四季如春,才改名为「恒春」。 拥有全台保有最完整的二级古迹恒春古城,已有百年历史,古城位于恒春镇的中央,创建于清光绪元年,历经四年完工,有东门、北门、西门、南门,古意浓厚的四座城门,如今保留完善的城门也并不太多,虽历经天灾地变、战争洗礼、城墙多巳破坏,只留四个城门尚属完整。 南门是变化最多的城门,目前保留拱形城门及周围砖砌城墙,上域墙也拆除予以重建。 北门原有单檐歇山式附轩亭的城褛,现在城墙上什么都没有,城顶枯黄的草木和左近破落的农家构筑了一片苍凉的景象。
(免责声明: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-“Hengchunold”。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- 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Hengchunold.JPG#/media/File:Hengchunold.JPG根据CC BY-SA 3.0授权)
交通指南